(圖片來源:圖蟲網)
傅北宸/文
小說創作的樂趣,在于創建了一個國度,凡現實中所見所聞所想,都可以圈到這個國度中來,而創作者就是國王。阿Q理想中的“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歡喜誰就是誰”在小說中則全然不是問題,只有你想不到而沒有你做不到的,這種有序而無限的快感無可替代。只此一端,小說的創作就有了存在的意義。
而互聯網發展到現在,最大的貢獻就是取消了門檻。只要上網,只要會寫字,一切都可以寫都可以看,作家的蛋糕被數以千萬的網友以分母的形式分開,包括但不限于小說的文字創作被還原成混沌而原始的狀態。這種排山倒海式的小說創作,被統稱為網絡小說,簡稱“網小”。
一
麥家有一句話是較為貼切的:“現在的網絡文學99.99%都是垃圾”,如果閱讀量足夠支撐,要更為貼切的描述則應是:現在的“網小”只有萬分之一或許不是垃圾。幾乎完全不經過濾,也沒有統一的提純入口和閘門,這樣的狀態才是正常的。
“網小”也并非一無是處,但以絕大多數作者的閱歷和“網小”的超大體量(多數有每日更新章節數和單篇數千字數限制)而言,能找到純“是處”百無其一。即便是知名網站的簽約寫作,由于其機制制約(日更率和單篇字數及稿費按字數等),使得創作者無沉思、修改和調整的時間,每日像機器齒輪咬合轉動一樣身不由己,必須采用巨量廢話、重復和無意義的文字灌水才能獲益。
“網小”時代之前,常規中文作品中的巨著當屬姚雪垠的長篇小說《李自成》,全文共五卷,窮姚氏畢生之力完成,共330余萬字。而“網小”中堪稱優秀的《斗羅大陸》系列:《斗羅大陸》《絕世唐門》《龍王傳說》《終極斗羅》的字數分別是297.16萬字、308萬字、495.54萬字和434.02萬字。從寫作到出版,《斗羅大陸》僅用了一年零八個月。
《斗羅大陸》
唐家三少/著
起點中文 連載
這種大環境出來的“將軍”,充其量是廖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網小”是不可忽略的文化現象,既然存在,就必然有被剖析的價值。很難用一句話或一篇文字來形容“網小”,它細目無限包羅萬象,本文試圖以穿越類小說為樣本,在呈現特點上做一管窺。不求能做結論,只在有限的閱讀視野中對僅能發現的部分做分析,是謂瑣言。
穿越是近代出現的一個稱謂,指小說人物在歷史時間上的反動。小說中人并非按照現實規律完成生活定位,而是反向運動從此到彼,如現代人到唐代、秦代人到現代等。有些直接從小說名字就能看出來,典型的如起點中文網連載的月關的《回到明朝當王爺》。
穿越小說的開山之作在實體出版當屬1889年,馬克·吐溫創作的《康州美國佬在亞瑟王朝》,讓主人公從19世紀回到了1300年前的英國傳說中。這部穿越鼻祖寂寞了一百多年之后,在中文世界中才有了相像類型。最早的是李碧華在1989年出版的小說《秦俑》,同年被程小東拍成電影,以張藝謀鞏俐為主角,就是一時風行的《古今大戰秦俑情》。不過該題材由于傳奇性差腐朽性高等門檻,在創作界無一接盤俠出現。別開生面的是在1990年代初,黃易在香港媒體上連載小說《尋秦記》,這部小說被公認為穿越小說的鼻祖,以后中文寫作的穿越類小說在幾乎各方面(字數除外)無出其右者?!秾で赜洝芬灿纱顺蔀榇┰叫≌f的巔峰和尺度。
二
《尋秦記》電視劇海報
項少龍是軍方第七特種團隊的首席神槍手、自由搏擊冠軍和體能最佳的英雄人物。他被迫接受了科學院馬瘋子所長的時空隧道試驗,由于他的歷史興趣只限于秦始皇,所以反動傳送定位在“大秦帝國,公元前二百四十六年秦王政即位的第一年。”倒霉的是,發射倒計時后時間爐底的氫聚變反應爐爆炸,破開時空的磁場輸送器把項少龍發射到之前五年的秦國?!秾で赜洝返墓适掠纱苏归_。
如何反動參與歷史進程,這實在是一件讓人血脈賁張的事情。由于穿越人多多少少了解那段歷史,參與中必然有預見性,那書里書外的人都有了關鍵的興奮點:這個穿越者的出現,歷史會不會因而改變呢?
如果發生改變,故事就幾無可看,一個碰瓷歷史碰了就完的新故事說到底也是尋常;如果不發生改變,那費半天勁穿越的意義何在?既能改變又能合乎邏輯的,符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規律,就是妙筆的鑰匙,掌握這個鑰匙的小說無疑就是好小說。
《尋秦記》中,穿越者項少龍滲透了戰國末及秦朝統一之處的所有真實縫隙,墨家的鉅子三分、鄒衍的推算術、秦始皇的身世、河圖洛書的政治實錘乃至現代軍事理念在上古的應用等無不有跡可循,中間大夾私貨且從容不迫,堪稱絕唱。
如此大開大合地參與歷史,無論如何是不可能做到不留絲毫痕跡的。小說之大,在于大師所操?!秾で赜洝纷詈?,秦朝大一統,作為連私生子都等而下之的小盤,被師傅項少龍安排成了嬴政,他在向李斯問計時,李回答“……無論誰敢提到項少龍三個字,誰提就殺頭……若他們嘴巴不說,卻寫成史書……就坑那些人,燒他們寫的書。”在文字由未統一而統一,又無一例外掌握在儒生手中的前提下,這是徹底滅跡最完美的舉措。連項少龍都“目瞪口呆,原來焚書坑儒竟是因自己而起的。同時被燒的巫卜之書,可能只是掩人耳目的陪葬品。”
捏一把汗的感覺照例很好,歷史還是歷史,項少龍還是項少龍,這個若有若無的規則,讓彼此互相成全相安無事。評論界把穿越小說總結為“歷史架空小說”,允實允當。
三
在后來風起云涌的絕大多數穿越“網小”中,這個歷史與穿越人物雙安的規則卻是被打破的。原因多端,主要是由于創作者無法抑制的自由心,也無法掌控的歷史細節,而前者占絕大多數。以我有限的閱讀量,其中杰出者當屬小橋老樹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以下簡稱《黃》。(后又在此基礎上改寫為《復國》,但已不是穿越題材)和憤怒的香蕉的《贅婿》。幾百萬字連載,結構清晰,文字暢快,入歷史就是入歷史,始終或者大體量在框架內,出入接口都對邏輯和史實有交代,言之有物論之成理又暢游無礙,這就有了大佬氣象。
小橋老樹是介于傳統出版和網絡寫作跨界的作家,寫作手段高妙,其神奇之一在于現場感(約略相當于抓拍加同期音)極強,并貫穿全書,這是高蹈于所有小說作家之處。在《黃》中,出現了很多提心提肺的人和情節,主人公侯大勇是2024年的陸軍特種大隊指揮官,飛機失事后完成對五代的穿越,隨身的軍裝及“09軍用制式手槍,二十發子彈,一支特種部隊專用匕首、防風打火機”都在,也在其后被用及小說內廣大范圍。手槍用在哪里了呢,槍殺后周重臣新任殿前都檢點趙匡胤。
侯大勇從農業和城市建設規劃、戰役的歷史契合、少數民族政策到部隊特訓及勢力整合再到服飾飲食、口書稱謂乃至其他武俠小說的橋段,都做了閱讀中妥帖的安置和敷排,寓瑣紛繁于石破天驚中。比如殺范質,歷史上范質是趙匡胤上位的首功宰相,《黃》中是這么寫的:
“后背上不斷傳來劇痛,他渾身一軟,徑直地掉了下來,和管家并排躺在了地上。范質躺在地上,看著黑沉沉的天空在旋轉,身體越來越輕、越來越冷,意識開始模糊起來。一道火光出現在范質的眼前,他仰面看著幾名身穿黑甲的軍士,張了張口,卻沒有發出聲來,一個極遠的聲音從天際傳來:‘沒錯,他就是范質。’”
試問,這樣的語言技法,較之中國作協會員的作品如何?
歷史中令人扼腕處不勝枚舉,如果囊括在小橋老樹的穿越“網小”中,不但能妥善彌補還有現場震撼,楊令公算典型。
“侯大勇至少看了五遍這一條記錄,看完之后自嘲道:‘原來劉繼業就是楊繼業,沒有想到楊老令公如此的年輕。’在馬頭堡前,侯大勇看到了飄揚在堡上的“劉”字大旗,又讓他想起了流傳千年的楊家將故事。”
后周世宗柴榮之死是個歷史迷案,以其發病突然,去世迅速,所值當口恰處于收復幽燕的歷史敏感期。侯大勇根據觀察積累和自行組隊的線報反饋,在柴榮急癥之初就判定是蜀中唐門所為。
蜀中唐門,是武俠小說中虛擬的家族門派。首開于民國白羽小說,集大成和生影響于溫瑞安小說。北宋滅后蜀,在《黃》中挪用為后周滅署,起由是使節入蜀,當面向蜀主和寵臣王昭遠提出不交出唐門則開戰,即使在現實中,這也是一個接榫合理逼真的強勢政治借口,如秦嬴政兵列韓境逼出韓非子一般左右逢源。而《黃》正是由于其歷史小說的背景和現場感寫作技法,從而顯得異常立體。
四
同樣的蜀中唐門,也被唐家三少用在了《斗羅大陸》上。唐三也是穿越者,他的保險系數非常大,大在穿越于蜀中唐門和虛擬的斗羅大陸之間,這樣的背景設計和歷史邊兒都不沾,是人奈何不得的聰明,也不存在節點之后不許成精的顧忌。兩邊虛歷史,頂著穿越的名號,做出了一個極其瑰麗的王國架構,影響了一代小朋友。在這里面,有學校有同學有團隊,有商業有訓練有玄幻和魂獸,如果不是閱讀量限制,甚至可以說,魂獸是第一次走進“網小”。
唐三出身的蜀中唐門,在《斗羅大陸》中并未忘本,暗器和用毒也同時成了主人公的武功屬性,雖然小說中含糊了武功技法的成分?;戢F是創造的,利用魂獸的魂環當然也是創造。而隨之而來的人物擁有魂環則擁有武魂,出人頭地稱為魂師,根據魂環多少和顏色,創造了魂師等級從魂士、封號斗羅到神王。
創造之美體現在《斗羅大陸》中很多,最普適的就是空間戒指。物理學告訴我們,空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可以有限壓縮,違反這種屬性的則不屬于現實世界。佛教中有“納須彌于芥子”的說法,就是物理學的反向,把一座大山裝進一粒菜籽中。而在《斗羅大陸》里,這種說法有了執行細則。大師送給學生唐三的腰帶“二十四橋明月夜”,其上的24枚玉石每枚都有1立方米的空間供存貯。往里存東西時,只要魂力注入雙方即可完成。這種惠而不費的想象,被廣泛用于玄幻“網小”中,數度改良之后,就成了空間戒指。戒指自然比腰帶更先進,名稱由于現實的映照被稱作納戒——納米代表的物理學表示倍感欣慰。
空間被無理有趣的想象不止于此,斗羅系“網小”把空間落到了實處??臻g的含義是空,空空如也除了空氣什么也沒有,但“網小”創作者中的高手,可以把空間撕裂完成遠距離傳送,雖千萬里瞬間即至;同時人物被賦予的大功能是封鎖或凝固空間。如果是多人傳送,則只需大能布置,類似于道教符箓中一種法陣,用“網小”自制的能量材料排列好即可。能量材料珍稀不同,隨機的價格構成商業元素,或吃瓜或發財就豐儉由人了。
這兩種空間應用當然不能獨美,它們被人緣極好的用于絕大部分力量(爭強斗狠)類“網小”之中。從“能從人腦袋里攫取記憶的搜魂術”到“起死人肉白骨”,能想到的“網小”都會囊括。這種不問而取的做法,“網小”大領風騷而不忘初心——穿越源于歷史,則被絕大多數所唾棄。原因在于,創作者大多是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孩子,極為有限的生活經驗是他們的瓶頸,歷史知識儲備遠非兩三年所能完成。
架空歷史之于“網小”,難于上青天,但并不等于沒有人寫,也不等于寫得沒有優秀的。但它都有一個識別難度的共性。凡涉此的“網小”都篇幅長、更新慢甚至斷更,另一個共性是當然的“毒藥”,一旦讀進去欲罷不能,最典型的是阿越的《新宋》和憤怒的香蕉的《贅婿》。
“網小”的大臉譜就是易看、點兒低、易興奮、錢特多、活特少、離家特近等諸多愜意元素,而歷史再架空也是歷史,是歷史就曲折,曲折就讓人費腦,凡保持歷史初心的穿越“網小”,就是既屬于“網小”又不屬于“網小”的兩面派。對于兩面派的態度,無論是柱狀圖還是餅狀圖,結果都必然顯示是小眾閱讀。
大眾的“網小”,均可一言以蔽之:爽文。爽文的好和壞,和方便面等同:易進食、免烹調、有味道、沒營養。同時還有一個關鍵之處在于它的海量:多到如恒河沙數、如海洋中的水分子,這必然導致讀者選擇困難。
閱讀“網小”首先是要選擇一本具體的小說,“網小”雖然也有上面能稱之為作品的,但讀者能找到好作品的概率,在海量面前變得趨近于無窮小。如果一加一永遠不等于二的惡霸能忍受,那一加十加一百一萬也勉強等于一點零零零幾的白癡霸,還能忍受么?客觀的現實會無情的證明:你選擇任何一部網文,遇到的大概率不是惡霸就是白癡霸,具體的應用場景通常是:所有人的所有遇見無一幸免。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