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是我國第八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以“格物致知叩問蒼穹”為主題,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辦一系列主題日活動,不僅首播了今年航天日主題宣傳片,還頒發了2022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錢學森最高成就獎、錢學森杰出貢獻獎、航天創新團隊獎、航天國際合作獎等我國航天領域重點獎項。
此外,國家航天局還舉辦了航天科普系列展覽,國電高科還與多個國家專精特新重點企業一起在本次科普展上展出了核心產品,共同推動我國低軌互聯網部署進度,推進衛星互聯網應用逐步深入。
近年來,我國商業航天市場發展迅捷,不斷有民營企業將自己的低軌通信衛星送入太空。國家也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措施鼓勵推動衛星在各行業的規?;瘧?、商業化服務及國際化拓展,行業面臨重大的發展機遇。
隨著各家商業航天企業推出的衛星星座逐步建成,使用低軌道小衛星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麥肯錫公司預測,天基物聯網的產值在 2025 年可達 5600 億美元至 8500 億美元。
天啟星座07星發射圖
未來,衛星物聯網產業在全球物聯網生態系統中將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麥肯錫公司預測,截至2025年全球天基物聯網產值可達5600-8500億美元。從市場規模來看,英國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預測稱,到2024年將有2400萬臺設備通過衛星實現物聯網接入,而由此產生的衛星物聯網產業鏈將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與發展。
此外,NSR預測,未來 10 年天基物聯網終端的數量將以每年超過10%的速度快速增長,而亞洲將成為天基物聯網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10%的唯一區域。NSR認為,到2027年,亞洲將成為衛星物聯網市場收入最高的區域之一,并將縮小與北美市場的差距。
機構分析指出,低軌衛星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衛星制造與衛星發射,中游地面設備制造與衛星運營,下游為各類應用場景。隨著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拉開序幕,產業鏈上游將率先受益。隨著低軌衛星星座建設拉開序幕,產業鏈自上而下受益,價值重心逐漸向運營服務及終端應用轉移。
在眾多民營航天企業中,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或許是成就最為突出的企業之一。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天啟星座首顆衛星“天啟一號”在2018年10月發射成功發射,截至目前天啟星座已完成17顆衛星在軌,并將于2023年底完成全部38顆衛星在軌組網。
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強曾多次在公開場合介紹,天啟星座具有全球覆蓋、實時通信、低功耗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應急通信救援、環境環保監測、氣象監測、智慧城市、危險化學品運輸、飛機跟蹤監測、地震監測預報、智慧海洋、油氣管道網、智慧農業、電力管網監測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領域,也可廣泛應用于手機直連、對講機、穿戴設備、應急包等ToC類消費級市場,初步形成了天地一體綜合信息服務能力,為全球物聯網用戶提供衛星數據服務。
天啟星座產品活動現場展示
據悉,“天啟星座”物聯網系統由星座、衛星地面站、衛星測控中心、天啟運營支撐平臺、天啟物聯網應用平臺、衛星終端等組成,是一個完整的衛星物聯網應用體系。目前,天啟星座已開發涉獵8大行業16個領域,在電力數據監測、智慧林業數據監測、石油采輸監測、智慧農業應用、氣象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電力物聯網應用、城市應急通訊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不斷催生出新服務新業態。
呂強指出,“現在,天啟星座的應用場景已經廣泛應用到應急通信救援、生態環境環保監測、危險化學品運輸等領域,后續我們的應用將進一步擴展到個人戶外應急、軍事等其他領域,為地面物聯網提供全球覆蓋一張網的管理,助力地面物聯網產業的更快發展。”
天啟星座多應用場景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國電高科陸續收獲了多項榮譽。比如2022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冠軍,以及中國發明協會一等獎。在1月13日,國電高科斬獲第十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成長組一等獎。 5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公布了《關于第三批第一年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和2022年度申請簡單更名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公示》,國電高科又入選了第三批重點“小巨人”。8月,國電高科“天啟低軌衛星物聯網項目”榮獲第七屆“創客中國”衛星產業鏈賽道賽決賽一等獎。12月24日,國電高科榮獲第七屆中國制造強國論壇暨中國制造年度盛典“中國制造冠軍企業”。
這一連串的榮譽不僅是對國電高科業務水平的高度贊賞,也是對天啟星座物聯網絡的高度肯定。通過國電高科不斷地努力,天啟星座不但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也對自己的定位有了新的認識。作為一種具有引領性的全球化天基信息基礎設施,天啟星座能夠為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全球化提供重要的通信保障。特別是能夠為中國物聯網產業的全球化保駕護航。
未來,國電高科將進一步助力“一帶一路”信息互聯互通,助力5G萬物互聯,助力生態環境保護、交通強國建設、電力物聯網建設。呂強介紹:“國電高科的使命是通連萬物,感知世界,把衛星通信做到消費級。公司的愿景就是致力成為全球一流的衛星物聯網數據服務商。”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國電高科還在本次“中國航天日”期間宣布,天啟星座作為十大重點簽約項目之一落地天啟合肥總部,我國首個低軌通信衛星星座開啟第二階段高速發展。呂強透露:“天啟星座資本化正式列入企業發展日程,預計下半年完成相關準備工作,明年提報IPO。”
2022年12月,主要從事統研發、衛星檢測系統及設備研發等服務的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遞表上海證券交易所,沖刺科創板IPO,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2940.98萬股,擬增發新股不超過10%,募集資金268274.00萬元,若長光衛星成功上市,或成為“商業航天第一股”。
根據衛星應用期刊援引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的數據,2021年全球衛星產業鏈市場規模2790億美元,其中地面設備制造市場規模1420億美元,衛星服務業1180億美元,其中后者衛星通信市場占比50%以上。
從長光衛星的IPO進程不難看出,資本市場對商業航天的關注程度很高,國電高科自身也完成了數輪投資,正是資本利好的表現。另一方面,國電高科的主要業務涵蓋航天、數字中國、物聯網等多個近期受追捧的熱點題材,未來其一旦上市,資本市場表現值得期待。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