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長城汽車在經歷了2022年的銷量“深蹲”后,又將如何起跳并再次引領中國汽車市場?在2023上海車展上,長城汽車展示出了一些新思路和新打法。
在本屆車展上,長城汽車旗下哈弗、魏牌、歐拉、坦克、長城炮五大品牌超15款智能新能源產品亮相。其中,首搭長城汽車智能四驅電混技術Hi4的哈弗品牌全新產品序列哈弗梟龍MAX、越野超級混動架構Hi4-T下的坦克400 Hi4-T量產版、魏牌首款高端MPV車型高山、中國首款大型高性能混動皮卡山海炮長續航PHEV以及HEV車型完成全球首秀;Hi4-T架構下首款量產車型坦克500 Hi4-T開啟全球預售。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長城汽車開始了密集“出牌”。
“以前有人說長城汽車新能源慢了一些,希望我們增加速度,其實根本就不慢。長城汽車現在的戰略方向很清晰,新能源的儲備非常豐厚,森林生態體系的垂直整合鏈路所帶來的技術優勢,全部會在各種產品上進行普及化,而且很多產品已經具備了SOP的條件。長城汽車現在不缺速度,節奏比速度更重要。”在上海車展期間,長城汽車CGO李瑞峰在接受包括經濟觀察網在內的媒體采訪時表示。
李瑞峰表示,隨著藍山、梟龍、坦克400等新產品的到來,長城汽車將進入發展大周期,實現銷量表現的起跳。“多款產品打贏之后,實現銷量規模之后才能說大周期來了,現在我們只能是說剛剛開始,大周期還沒有實現。至于節點,應該到不了明年,我們的核心產品大概都會在9月、10月份,該亮相的亮相,該推廣的推廣。”李瑞峰表示。
同時,李瑞峰還對在價格戰中車企到底要銷量還是要利潤,以及在與新造車企業的競爭中如何保持自身優勢等問題發表了觀點。
以下為采訪節選
媒體:您如何看待當前的價格戰和“內卷”?
李瑞峰:在4月份大家不再追求降價了,開始“定價潮”了,大家也比較狠。對于我們造車的人來說,企業在上面豪情萬丈地提出這個價格,然后下邊(的觀眾)驚嘆和“哇塞”鼓掌的時候,你真不知道他心里流了多少血,有些東西他連成本都Hold不住了。
定價潮如果不在理性的狀態之下,沒有一個穩健的經營思路,沒有一個平衡中短期、中長期的一個戰略思考,甚至看不到一個企業經營和盈利模式,不知道這個企業和品牌能夠存續多久?,F在為他鼓掌,也許就是為他將來不久后的“送終”。所以我們看待降價,如果沒有增長邏輯的話,風險就很大,不持久。
媒體:長城汽車對銷量和利潤的考量是?
李瑞峰:我們到底是要利潤還是要市場?這是一個平衡關系,一味地追求市場,不盈利,這不能持續長遠的發展;一味地要利潤,不要市場份額也不行。所以要追求平衡的有質量的市場份額。
在3月份降價的時候,長城汽車采取了(降價)策略。但在某些車型里面一定要保持品牌向上,做有質量的市場份額,同時要兼顧利潤。企業健康盈利,盈利才是企業經營長期發展的一個驅動力。老是“輸血”不可行,得靠自我“造血”才行。
長城品牌金字塔中產品的站位是不同的,哈弗是一個主品類,價格區間是9-15萬,在主品類主價格區間里邊它要貢獻銷量、規模。所以一定會多投放資源,來保證哈弗轉型的成功。哈弗梟龍明星大產品的打造,這是在品牌方面。每一個產品在每個價格區間里面有自己的使命,這樣就有一定的銷量規模給它助力。我們有多品牌、多品類、多產品,我們會采取不同的策略,來保證長期健康的規模利潤。
媒體:面對內卷,長城魏牌如何防守,優勢是什么?
李瑞峰:我看到一個概念挺好,說傳統汽車轉型新能源可能是個偽命題,但是策略得當的話它是一個真理,是一個真命題。所以現在是傳統的主機廠可以(憑借)造車實力與新勢力PK了。對于長城來說,通過32年造車積淀,我們的核心技術儲備、森林生態、垂直整合、百萬銷量帶來的成本的平攤、全球化市場布局,這種厚重的體系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媒體:您提到長城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指什么?
李瑞峰:藍山就是東風,后續像梟龍,像比如坦克400、藍山MPV,這些車型都是我們的東風。這些產品肯定是銷量規模上量才算成功。一定要有銷量規模,還有穩健的利潤,才能夠保證我們對客戶所作出的服務承諾長期不掉線。
媒體:長城汽車的品牌管理思路有什么變化?
李瑞峰:以前我們貫徹一車一品牌的思路,要求各個品牌各自為戰,資源獨立,他們賣給自己的客戶群體,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會看到相互之間沒有拉通,資源利用率不高,相互之間的經驗沒有共享,有時候分化過快,公司浪費資源也太大。尤其是對外的,比如媒介、平臺其實都應該統籌,所以說才有了矩陣式管理。五大中臺統籌了各個品牌之間的共用資源,實現對外的統一管理、統一發聲、資源共享、經驗分享,這是一個管理模式的變化。
但是沒有改變的是,各個品牌的作戰群依舊為他們極大賦能、極大授權,給予他們自主靈活性。集團品牌為子品牌賦能,提供資源和支持,提供“彈藥”,人家說往哪兒打我們就往哪兒打。子品牌權力(依然)很大。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號